时间:2023-01-01 01:15:56 | 浏览:1329
上一次,我们介绍了羽毛球黑话的发源地与变化,黑话入门版中的“大姐夫/二姐夫”、“老豆腐”与“梁朝伟”。这一期,黑话段位会逐渐加深,我们来说说那些已经停产却仍然不缺影响力、有里程碑意义的老型号。
黑话:老十/黑十白钛 紫钛 橙钛
人话:YONEX Titanium10/Ti10钛十之老色(黑色)一代白色二代 紫色三代 橙色限量
先卖个关子,这期会顺路解锁“YONEX方头拍五大里程碑型号名单”,钛十是这五大之一,另外四个型号也同样“涉黑”,容后慢慢补齐。
对于经典的钛十,也许一句话就够:“既能组织球路,又能随意突击。”组织球路即控制性能,随意突击即进攻性能。如果评价再精炼一点的话,就是一个词——“均衡”。是的,钛十做到了均衡型球拍的巅峰,以至于我个人把所有挥重、拍面大、中杆硬度等都适中的球拍都“归祖”到一个种类中去,这个种类的名称就叫做——钛十均衡。
想做好全面型、均衡型的球拍,“学习钛十好榜样”——这个心法是我当年的老师山西“大傻”李强先生告诉我的。他在做自己品牌的DASHA球拍的时候,曾认真地学习了钛十一代与二代的参数。
里程碑的选择标准之一,就是放到今天如果仍然按那些型号的标准与参数,再做一支新球拍出来,仍然不会过时。这个评价对钛十来说当之无愧,比如说钛十有“转世灵童”,典型如NS9900,在细框、挥重、拍面大小、涂装色调乃至三分之一线槽的设计上,与后来的多色营销手法等几乎一致。至于NS9900,坊间传说是YY最资深的那位产品经理大约在2008年退休前专门为李宗伟打造的,而这位产品经理在其壮年的时候,一定也参与了钛十的设计,否则这两个型号的精气神不可能这么像。
对于钛十的一、二、三代,以前读者存在不少误解。主要集中在“白钛”,即钛十二代上。我觉得应该是当年被一些论坛给误导了,某论坛上有人说“二代钛十将拍头调轻,所以更适合业余”;还有网友说“钛十二代放弃了加长细杆,所以进攻更好”。实际上,钛十所有型号外加限量,都使用同一个模具,所以四个型号的中杆规格是一模一样的。以我的抽查数据来说,钛十二代甚至比另两色的拍头重5毫米。这个情况与论坛中拍头调轻的说法刚好相反,因为我们都只是抽查,所以并不能排除钛十这几代的参数波动范围大。对于统计更多的球友口径来说,钛十二代应该是比另外三个型号显得更重一点,更有利于进攻。
而如此经典的钛十,竟然是隔了两代,即十几年后到了紫钛与橙钛,才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也才有了CH版。在此之前,黑十与白十,都仅有海外版本。据说被SP新加坡地区垄断发行,SP地区真是靠黑十赚得个盆满钵满。白钛当年国家队队员包括傅海锋、郭振东等人在用,我当年请的教练以前是郭振东的队友,他说郭送了一支白钛给他,钢号最后一位字母是P。我说教练你发了,竟然拿到了CP,教练于是再认真一看,却是IP——这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网上的一个猜想,IP可能还真不是印尼专业队版,而是International Player国际球员版。
另外一个至今未解的问题是,橙钛作为LTD限量版本、钛十的收山之作,市场订价竟然比钛十三代要低100元。一直觉得限量就是一种“收税”的行为,橙钛却降价“退税”。相比之下,白钛是四个型号中唯一没有使用“Ultra High Modulus Graphite”这种顶级材料的,材料缩水后,市场订价也没见它降下来。缩水不降价,限量不提价,钛十真奇妙。
黑话:瘦十/细十
人话:YONEXSlim 10
黑话:钛王
人话:YONEXTi-Swing-Power/TSP
老十容易与另外一个型号混淆,那就是YONEXSlim10。有两代天王赵剑华与盖德的加持,本来有机会将这个型号推成经典。但因为当年的工艺限制,按那种slim的标准,即细框细杆,生产出来的球拍强度有问题,手感虽好却脆弱易断,所以匆匆停产,但结构与设计理念被保留了下来。在工艺有所突破后,最终进化成了钛十。所以真要编黑话的话,我觉得slim10叫瘦十还形象一点,当年就是被“瘦死”的。
瘦十与老十之间还有一个悲情的型号,那就是Ti-Swing-Power,号称“钛王”,约2000年左右的羽拍至尊。一代蓝色,龚智超御用;二代桔色,周密一直用到2003年左右,这个时候AT700都上市了。如果你觉得NS9000分S(软版)与X(硬版)、AT800分OF(进攻)与DE(防守)、AT900分P(力量)与T(技巧)、NR700分RP(硬弹)与FX(软弹)、AX88分D(进攻)与S(技术)这类“二分法”显得很认真、很专业的话,你应该看一下钛王的分类——SX最硬、SS硬、SR中柔、 SA柔,这也是目前我遇到的所有球拍型号中分类最细致的了。
对钛王来说,最大的不幸就是“前有豺狼,后有豹虎”。前面遇上了钛十,其以更好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