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1 23:02:14 | 浏览:3029
用数据告诉你,称羽毛球为“运动之王”,那绝对是当之无愧!
很多人认为羽毛球是一种强度不大的运动,但其实在球拍类运动中,羽毛球的运动强度是最大的,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8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130次。
所以羽毛球运动虽然适合于男女老幼,但运动量一定要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同时,它也是一项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有氧大于无氧),一场势均力敌的羽毛球比赛会让一个运动员的体重平均下降2公斤左右,体力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总的来说,称羽毛球为“运动之王”,那绝对是当之无愧。
数据告诉你,专业羽毛球选手有多棒: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常见的球类项目超过30种,单是北京奥运会的球类项目就有11种,不过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在相同时间内、最为顶级的较量中,羽毛球运动体能消耗惊人,与足篮排、网球等相比也不落下风。
羽毛球的竞赛时间不到网球运动员的一半,但跑动距离却是其两倍,击球次数也几乎是其两倍,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网球比羽毛球场地大很多,但羽毛球运动员的跑动距离更多,是因为网球选手通常是在底线附近往返跑动,上网机会较少,而羽毛球运动中,选手左突右闪满场飞奔。
目前国内中超联赛球员平均跑动距离为7000米;NBA一场双方得分上百的比赛,球员平均跑动距离约为3500米,可见羽毛球在跑动距离上已可与足球看齐。
300多次体位转换,发球速度最快:
据统计,在45分钟的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要做300次以上身体位置调整幅度超过90度的动作改变。
目前网球发球速度世界纪录为美国大炮罗迪克创造的225公里/小时;而目前羽毛球杀球球速最高纪录是中国球员傅海峰保持的343公里/小时。
双打比赛运动量更大:
与单打比赛相比,羽毛球双打比赛移动速度更快,击球力度也更大,在双打比赛中,20秒内需要击球的次数为15次,也就是说,在一场45分钟的比赛里,两个运动员的击球总次数达到2025次,每个运动员的击球次数超过1000次。
假设全部击球总数中,有50%需要大力击球,在一局比赛结束之后,每个运动员大力击球的次数超过500次,而且每次球的飞行速度都超过每小时289公里。
80%时间在做变速与蹬跳:
乒乓球、网球等不需要运动员起跳;排球篮球虽然需要大量跳跃,但跑动距离又十分有限;而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80%的时间在做急停急转、快速加速和变向运动,还要在场上的移动击球中将进行频繁的蹬跳动作,这种蹬跳动作虽然比起篮球和排球运动员来说幅度较小且高度要求稍低,但在完成动作的速度上比后者要求高。
这就形成羽毛球的下肢弹跳的动作结构特点为:膝关节用力的幅度相对要小,而对踝关节的快速爆发力要求要高。
在一场单打比赛中,运动员击球的次数一般都在数百次以上,而且击球的速度几乎是网球比赛中最快速的发球或棒球职业联赛中最快速的掷球的两倍,其中100次以上的击球,需要大幅度挥动胳膊,这大大超过了棒球职业联赛中的挥臂次数。
濉溪县数据资源局到县城管局、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数字濉溪走访调研为了解淮北市、濉溪县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促进濉溪县大数据快速发展,推进“数字濉溪”建设,9月16日,濉溪县数据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溪带领全体职工到濉溪县城管局、淮北大数据中心进
高度近视产生的眼底病变不可逆 ①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的为超高度近视。②高度近视者眼球前后径增长,视网膜和脉络膜却未能相应变长,当剧烈运动时,视网膜受到牵引易发生脱离。③对于高度近视的人来说,过山车、蹦极、跳水等剧烈运动都有
近视患者最担心的是运动会不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确实,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70%左右是近视眼。其中高度近视占30%~40%,也就是说,视网膜脱离并不只发生在高度近视眼(600度以上),轻度(300度以下)中度(300~600度)近视也可以发生。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疑难青光眼领域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坚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过度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缺乏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要保障孩子每天有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根据国家卫生
运动近视眼镜主要是专门配合运动需要设计是运动型的眼镜的主要是有近视游泳镜近视篮球镜近视骑行见到他主要是用佩带版的,是佩戴者的更为安全,专门配合运动需要的设计,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运动近视眼镜。运动近视眼镜的出现帮助这些朋友解决了一大难题,专